清朝富商看兒子太靠爸 買官給他當 竟成一代名臣

古代官職買賣並非罕見現象,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朝廷藉由出售官職以賺取收入,清朝時期一名富商地主因為看不慣兒子整天游手好閒,於是給他買了一個官,沒想到卻成就一代名臣。

根據《網易》報導,李衛出生在江蘇豐縣一戶地主家,他跟很多富二代一樣整天游手好閒,父親為了讓他有事情做,加上希望有朝一日李家能出大官,就決定捐錢買官。碰巧當時正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西藏發生動亂,朝廷急需用錢,李父立即捐出25萬兩,為兒子買了從五品員外郎的閒職,隸屬於兵部。

沒想到平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李衛,進入官場卻混得風生水起,藉著出眾的能力和高明的交際手腕,沒兩年就被戶部看上,轉任戶部郎中一職。後來雍正繼位,李衛被任命為直隸驛傳道,緊接著又被提拔為布政使,掌管朝廷所有財政稅收,任職期間辦理了許多私鹽販賣的案子,大力整頓國家的鹽政市場,並且破獲不少大案,捉捕許多江洋大盜。

李衛政績顯著,從一個五品員外郎做到了清朝的封疆大吏,雍正去世後,李衛繼續得到乾隆的重用,乾隆元年(1736年),李衛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同時兼管直隸總河的水利工程。乾隆三年,李衛因病逝世,享年52歲,乾隆還特命朝廷以總督的規格賜予祭葬,追諡號「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