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滅後 14萬皇室後裔「愛新覺羅」家族改為這些姓氏

28th February 1934: Henry Pu Yi (1906-1967), the last emperor of China, who ruled briefly as the child emperor Xuantong of the Qing dynasty,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ced him to abdicate. From 1934-1945 he ruled the new state of Manchukuo or Manchuria as emperor K'ang Te. (Photo by Central Press/Getty Images)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標誌著中國帝制的終結。14萬皇室成員散布海內外,許多愛新覺羅後代擔心被報復,因此選擇改名換姓,低調生活。

香港《星島網》報導,1924年,溥儀被軍閥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住進了父親載灃家裡。此後,他經歷多次流亡和變遷,最終在遼寧撫順監獄度過10年。1959年,溥儀被特赦,成為普通公民,改名溥浩然,直到1967年因病去世,終年61歲。

清朝滅亡後,除了溥儀之外,14萬皇室成員也面臨著不同的命運。一部分人選擇改名換姓,遠離故鄉,尋求新的生活。一部分愛新覺羅後代選擇了留在原地,但他們擔心被報復,同樣選擇改名換姓,低調生活。

他們當中大多數人改姓「金」,這是因為在滿語中,「愛新覺羅」的意思就是「金」,也指努爾哈赤開國之初以「金」為名。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漢奸」川島芳子,她是愛新覺羅氏,漢名金璧輝,是肅王的嫡系,當年名字為愛新覺羅.顯玗。另外還有改為艾氏、駱氏、趙氏等等。

▲▼關之琳出席珠寶拍賣記者會。(圖/CFP)

▲關之琳。(圖/CFP)

至於象徵最高榮譽的「滿清八大姓」也都變成了「漢姓」,比如瓜爾佳氏,就改名為關和郭,知名藝人關曉彤和關之琳都是瓜爾佳氏;其他還有改為佟(佟佳氏),馬(馬佳氏)、索(索綽羅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等姓氏。

愛新覺羅氏中大多數人並不擅長生產勞動,但是不乏文化、藝術等領域傑出的人士,如著名書法家、教育家啟功,他改「姓啟名功」。他其實是滿清的貴族、愛新覺羅一脈,雍正九世的孫子,高爺爺是乾隆皇帝的親生兄弟。

愛新覺羅氏如今大概有40萬人左右,生活在國外的大多是有權勢的、而普通的則分布在北京、東北、河北一帶。在中國東北,有一個村子,所有的家庭都是皇族的後代,都是「愛新覺羅」。村裡的每家每戶都保留著清朝皇家的風俗,穿旗袍、扎長辮,家裡還懸掛著清朝的帝王肖像,每逢節日都要祭祀祖先。村子裡的人,最看重的就是滿族的純血,為了保證自己的純血,村子裡的滿族都要和滿族人結婚。

▼關曉彤。(圖/翻攝自微博/關曉彤)

▲關曉彤。(圖/翻攝自微博/關曉彤)